溶解氧是溶解于水中分子態氧的數量。測量溶解氧是繼測量pH、電導率之后一種常見的水質監測方法,也是衡量水質好壞的重要指標。水環境保護的各種標準中,都規定有溶解氧的指標。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水體自凈能力的一個指標。高溶解氧有利于水體中各種污染物的降解,使水體得到更快的凈化;相反,當溶解氧較低時,水體中的污染物降解較慢。 溶解氧實驗的目的 測量水中的溶解氧對于生物的環境和水質污染情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通過水中溶解氧的測量,可以實現如下: 1、反映水體受污染的程度 2、廢水處理曝氣池的重要控制指標 3、控制工業給水水質的重要指標 4、評價水生生物生存狀況 影響溶解氧的因素 水中溶解氧含量受兩種影響:一是降低DO的耗氧量,包括好氧有機物降解耗氧量和高級代謝耗氧量;另一種是增加DO的復氧,主要包括空氣中氧氣的溶解、曝氣方式等。這兩種作用的相互消長和流動,使水中溶解氧含量呈現出時空變化。影響水中溶解氧含量的環境因素包括水溫、氧分壓、鹽度等因素。 1、水溫 當氧分壓和含鹽量一定時,溶解氧的飽和含量隨著水溫的升高而降低。低溫下溶解氧的飽和含量隨溫度變化更顯著。 2、含鹽量 當水溫和氧分壓一定時,水中含鹽量越高,水中溶解氧的飽和含量越低。海水的含鹽量遠高于淡水。在相同條件下,溶解氧在海水中。飽和度比淡水低得多。天然淡水的含鹽量變化很小,所以含鹽量對溶解氧飽和度的影響很小,可以根據純水的飽和度來近似計算。 3、氧氣分壓 當水溫含鹽量一定時,水中溶解氧的飽和含鹽量隨著液面氧分壓的增加而增加。 常用的溶解氧測定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溶解氧測定方法有兩種,一是碘量法及其修正法(GB 7489--87),二是電化學探頭法(GB11913--89/HJ506-2009)。碘量法可用于測量溶解氧大于0.2mg/L的水樣,一般碘量法可測定清潔水的溶解氧,測定工業廢水或污水處理廠各個工藝環節的溶解氧時必須使用修正的碘量法或電化學法。一般碘量法操作比較復雜受環境影響較多,電化學法也日益完善逐漸成為溶解氧測定的主流。由于溶解氧容易受到空氣中的氧氣、溫度、濕度等因素的影響,現場監測常采用在線檢測設備或便攜式溶解氧檢測儀。根據檢測方式或取水樣后在實驗室檢測可采用臺式溶解氧測定儀。
溶解氧實驗的目的及測量方法:http://hrjtpebl.cn/newss-3140.html |
|